您好,欢迎来到儒商顾问集团官网!

monthdate

LunartoDay

星期二

如何建立esg管理框架

时间:2025-10-27 10:42:05 浏览量:10次

一、理解ESG管理框架的基本要素

ESG管理框架主要围绕环境(E)、社会(S)、治理(G)三个维度展开。


环境(E)要素:这包括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废弃物处理、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例如,企业需要关注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许多企业设定了碳减排目标,这是环境要素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1。

社会(S)要素:涵盖员工权益、社区关系、产品责任、人权等方面。比如企业要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提供公平的薪酬和发展机会;在社区关系方面,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与社区和谐共处;在产品责任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1。

治理(G)要素:主要涉及企业的治理结构、董事会的构成与职能、高管薪酬、股东权益保护、风险管理等。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透明性,保障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1。

二、确定ESG管理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设定

符合法规与标准:企业要依据国内外相关的ESG法规、标准(如GRI、ISSB等标准)设定目标,确保在ESG管理方面合规运营。例如,企业如果在海外上市,需要满足当地证券交易所对ESG报告的要求1。

与企业战略相契合:ESG目标应融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例如企业如果致力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领导者,那么其ESG目标可能包括在特定时间内实现一定比例的清洁能源使用,或者在员工多元化方面达到一定的比例等。

满足利益相关者期望:考虑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例如,对于注重环保的客户群体,企业设定的环保目标能够满足他们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期待。

范围界定

内部运营:包括企业自身的生产、办公运营过程中的ESG管理,如办公场所的节能减排、员工管理中的社会公平性体现等。

供应链管理:延伸到供应商的ESG管理,确保供应商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符合企业的要求。例如,要求供应商遵守环保法规,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等。

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内贯彻ESG理念。

三、建立ESG管理的组织架构

决策层的角色

董事会的ESG领导:董事会应在ESG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将ESG事项纳入决策范畴,如审议和决策ESG战略、监督ESG目标的达成情况等。董事会需要具备ESG意识,能够识别ESG风险和机遇,例如在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中考虑ESG因素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影响2。

设立ESG委员会(可选):可以在董事会下设ESG委员会,或者在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下设置ESG委员会,负责ESG相关事项的监督、指导。委员会成员通常由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委员会主席由董事会主席担任,其职能包括监督ESG愿景、目标、策略、政策等的制定,检查ESG工作的实施情况等2。

执行层的职责

明确牵头部门:确定一个专门的部门(如可持续发展部门、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等)作为ESG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企业的ESG工作,制定ESG计划并推动其实施。

各部门协作:其他部门(如生产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采购部门等)要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承担相应的ESG责任,例如生产部门负责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权益保障等。

四、制定ESG相关政策和程序

环境政策

资源利用与保护:制定关于能源、水资源、原材料等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政策,明确资源利用的目标和措施,如设定单位产品能耗上限,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等。

污染防治:针对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严格的控制政策,规定排放标准和减排目标,以及相应的监测和治理措施。

社会政策

员工政策:包括员工的招聘、培训、晋升、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政策,要体现公平、公正、包容的原则,例如制定反歧视政策,提供平等的培训和晋升机会。

社区关系政策:明确企业在社区发展、公益活动、社区参与等方面的政策,如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社区公益项目,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改善等活动。

产品责任政策: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性,如产品的质量标准制定、召回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政策。

治理政策

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力,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保障股东权益,如规定股东的投票权、信息披露制度等。

风险管理政策:识别、评估和应对ESG相关的风险,如环境法规变化带来的合规风险、社会舆论对企业形象影响的声誉风险等,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

五、设计ESG绩效评估体系

确定评估指标

参考标准指标:参考国际(如GRI、ISSB等)和国内(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等)的ESG披露标准,确定评估指标。例如北京方维致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的ESG指标体系,从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共设立了13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145个四级指标,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合适的指标1。

结合企业特性指标:除了标准指标外,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战略目标等制定特定的指标。如对于化工企业,可能会特别关注化学物质泄漏事故的发生率等特殊指标。

设定评估周期

定期评估:确定一个固定的评估周期,如每年或每季度进行一次ESG绩效评估,以便及时掌握企业在ESG管理方面的进展情况。

不定期评估(特殊情况):在发生重大ESG事件(如重大环境事故、社会舆论危机等)时,进行不定期评估,以便快速调整管理策略。

评估结果应用

内部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发现企业在ESG管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优化内部管理流程,调整ESG战略和政策。

外部沟通:将评估结果用于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如在ESG报告中披露绩效情况,向投资者、客户、社区等展示企业在ESG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六、制定ESG信息披露机制

披露内容

遵循标准披露:按照相关的ESG披露标准(如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等),披露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政策、绩效、目标等信息。

重要事件披露:及时披露与ESG相关的重大事件,如重大环境违规行为、社会责任方面的重大举措或争议事件等。

相关咨询可拨打0551-63416332或者13956958231

手机官网

儒商认证微信号

儒商服务热线:

0551-63416332
在线客服

Copyright © 2013-2020 版权所有 @2017合肥儒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皖ICP备05015337号-8}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金融港A5栋916-919 固话:0551-63416332 手机:13956958231(微信同号)QQ:84985402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