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儒商顾问集团官网!
星期二
在审核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企业对监视测量设备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有些企业认为我是在正规厂家购买的合格产品不需要检定/校准;有些企业认为,我的眼睛就是尺,我眼睛一看,手一摸就知道符不符合要求;还有一些企业认为,我检定/校准的费用都够买个新的了,这不是在增加企业运行的成本吗?;……由于企业人员能力/质量意识的层次不齐,审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GB/T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的要求内容如下: 7.1.5.1 总则 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 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a) 适合所开展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特定类型; b)得到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 7.1.5.2 测最溯源 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基础时,测量设备应: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验证依据的成文信息; b)予以识别,以确定其状态; c)予以保护,防止由于调整,损坏或衰减所导致的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的失效。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标准并未明确哪些计量器具要进行溯源,哪些不要溯源,而是组织根据利用监视或测量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情况识别出组织自己的计量器具,而不是看到直尺就盲目的判定就是要进行溯源,那我的直尺压根就不是用于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符合性的,溯源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标准中的每句话,都值得我们深深的去研究,同样的标准要求在不同企业身上,会有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所以今天才有这样一个想法,分享一篇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
…… 5 流程内容 5.1 测量设备的分类、标识和管理编号的控制过程是科学管理测量设备的过程。过程的输入是不同场合对测量结果准确度和测量成本的不同要求;过程的输出是测量设备的 A、B、C 分类和彩色标识及编号;过程是调查、分析、比较、分类、粘贴标识;资源是所需的人、记录、文件、程序。 5.2 测量设备的分类 按照测量设备使用的重要程度,采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 A、B、C 分类法。 5.2.1 A 类测量设备:使用位置和用途非常重要,作为重点管理的测量设备。 A类 测 量 设 备 包 括 : 1)公司最高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标; 2)国家规定须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3)用于检验、测量和试验的关键测量设备。 5.2.2 B 类测量设备:准确度等级和使用位置比较重要,作为次重要管理的测量设备。 B类 测 量 设 备 包 括 : 1)生产管理中有计量数据控制要求的测量设备; 2)用于工艺过程参数监测与控制的测量设备; 3)用于检验、测量和试验的一般性测量设备。 5.2.3 C 类测量设备:准确度等级较低,只用于一般指示的测量设备。 C类 测 量 设 备 包 括 : 1)在生产线上或装置上固定安装的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仅作指示用的测量设备; 2)验证合格的测量设备; 3)允许一次性使用或使用频率低的测量设备。 5.3 分类管理办法 5.3.1 A 类测量设备:应严格按照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所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定期检定。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实施强检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定期定点检。 5.3.2 B 类测量设备:根据准确度要求及使用情况,由计量器具主管部门规定确认间隔, 各厂部按计量器具主管部门下发的“测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进行送检。 5.3.3 C 类测量设备:使用前实行一次性检定、校准或功能确认,合格后交付使用,不再进行周期检定或校准。 5.3.4生产设备和装置上固定安装不易拆缷或没有备品的测量设备,列入 B 类管理的可在设备或装置大修时与设备同步进行检定/校准。 …… 计量作为质量管理的底层基石,一旦出现计量器具失准的情况,便会导致一系列错误的质量数据链。所以在实际审核过程中,审核员会特别关注监视测量设备的识别情况、检定/校准情况,以及监视测量设备失准后的产品追溯情况等。 真的不是审核员的要求多,而是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企业本就应该按照要求(标准要求、自身要求、客户要求等)达到的一种质量管理状况。
Copyright © 2013-2020 版权所有 @2017合肥儒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皖ICP备05015337号-8}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金融港A5栋916-919 固话:0551-63416332 手机:13956958231(微信同号)QQ:849854026